|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是焦作市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本项目位于焦作市新区核心地段,占地237.43亩,总投资约9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分为研发孵化、综合服务、科技产业、商务生活四个关联性分区。 科技园位于焦作新区中原路西侧,距离晋新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焦原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毗邻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焦作师专、河南工程技术学校,为焦作市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中心;距焦作一中、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约1公里,周边教育、医疗设施齐全,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生活便利。 本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2013年-2014年)完成研发楼、科研试验楼等约10万平米的建设任务;二期工程(2014年-2015年)完成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等约10万平米的建设任务,建成在河南省有突出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主要聚集区;三期工程(2016年-2017年)完成科技创新大厦约8万平米的建设任务,预期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本项目采用政府协调推进、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河南理工大学、焦作新区与焦作市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项目的运作实体。 科技园五年发展规划: 1.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发展定位 以地矿科技产业为主导,把科技园建设成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地矿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信息融资服务中心以及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经过五年努力,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区域主要支柱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源,成为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高新科技公司的孵化器,成为区域高技术知识型生产服务企业的主要聚集区,成为省级优秀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把河南理工大学建成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贡献。 2.总体目标:经过5年建设,力争使大学科技园达到项目预期规模,形成良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服务设施齐备,技术创新、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成效明显,资产保值增值,通过省级大学科技园的评审认定,力争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3.具体发展目标: 经过5年建设和发展 (1)完成园区建筑面积280000平方米,其中孵化场地面积50000平方米以上; (2)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成容纳100家以上科技孵化企业和具有鲜明地矿特色的科技园区。其中,以河南理工大学教师为主或参与入园创业的科技服务、软件开发、产品研发与制造等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的50%; (3)建成5-8个设备条件较好、人员素质较高、运行良好的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为焦作及中原经济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4)为社会提供20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5)建成服务功能齐全、综合性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园区服务体系,与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担保机构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密切的业务往来; (6)建立与健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运行良好规范; (7)充分发挥河南理工大学优势学科的作用,在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勘探、矿山机电、矿山信息化等领域取得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大突破; (8)通过省级大学科技园的评审认定; (9)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项目主要依托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成立于1909年,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长期服务于我国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目前,学校拥有2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0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余项,累计获国家专利授权400余项,其中主持的“中国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应用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研发的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广泛应用。5年来,累计获得科研经费6.5亿多元,年度科研经费达2亿元,年度科技开发经费超过1.2亿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以及入园企业享受各级政府优惠政策。自入园之日起5年内,入园企业新增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市区地方留成部分返还给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科技园以项目支持的方式投入到入园企业。 |